資金不足為創業的主要障礙。(下左)創業選擇與專業關係不大。(下右)大部分創業者對創業方向及目標瞭解程度模糊。 

  成就夢想、實現自我的創業,在就業難的現實中,已成為不少人的選擇。特別是在金融風暴前後,夜市小吃加盟林立,自己創業儼然成為顯學,而從近幾年多項調查來看,創業者創業成功的比例很小,還不到5%——

  近日,人力銀行以創業者發展狀況為課題對1000名已創業者。調查結果顯示,79%的被調查者表示,行業選擇、資金、經驗是創業最為困惑的三大難題。 

    1111人力銀行今天發表最新調查數據顯示,在尚未創業的受訪族群中有創業意願者將近五成;已創業或未創業者中,有六成六選擇投入資金30萬元以下的「微型創業」。另外,資金調度是對創業者的最大考驗,但也要顧及「創意」和「客戶滿意度」,否則無以為繼。

  

    調查報告指出,創業者的既有「資金」和「興趣」,為創業的主要考量,因此欲創業資本大多(66.46%)30萬元以下,以選擇冰品、餐飲業等資金和技術門檻較低者最多。

    不過,在智邦早期找尋加盟及創始的過程中經驗得知,不論行業,實際的創業和加盟平均投資都在7080萬元,即使是所謂門檻低的冰品、早餐業,若想以連鎖型態保持穩定規模,也要100200萬元的資金挹注,否則難以支持到獲利。

「不怕不景氣,只怕不爭氣」,建議一般員工不要急於創業、拉長「訓練期」,並找出自己的定位和專長;別有只想當老闆而不願做員工的心態,即使是做老闆,也要當個「更認真的員工」,否則有違創業的基本精神。

    以下的調查,以調查欲創業的大學畢業生維調查對象,統計無下:

  

  困惑1

  創業行業如何選?

  

   

  【案例】小王師範大學2008畢業生,在校時就發現成為流浪教師的機會很大,因此就著手研究準備投入補習教育這個行業,他向親友籌資了100萬要在畢業後大幹一場。但畢業前兩個月,小王改變主意,轉向網路公司,並成為某網路公司蘇州地方代理。但現實並沒有想像中那樣順利。 2008年受金融風暴影響,很多企業壓縮網路預算,他的網路公司也因此陷入困境。小王這才意識到自己首次創業的問題所在:沒有行銷經驗,業務越來越少;非電腦專業出身,不熟悉網路製作。很快的,100多萬資金付諸東流。

  痛定思痛,小王又回到起點,做起補習教育行業。他先是在師大附中附近租了一個小辦公室,給國中小學生做課後輔導,由於這次他招生和開店管理雙管齊下,短短半年時間,便贏得眾多學生和家長的認可,現在他又在兩區開了分班,並打算在這三家穩定後以不貸款的自有資金再成立一家,持續發展。

  

  【調查】800名在校學生調查問卷統計資料顯示,57%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和將來創業專案關係不大,26%的人認為兩者完全沒有關係,只有17%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密切相關。

  

  【選擇行業】是創業中最難,也是最關鍵的一步。由於一般創業者存在大投資不敢做、小投資目不願做的想法,項目選擇已成為大學生創業的最大阻礙。不少大學生就是因為在選擇項目上出了方向性錯誤,導致創業失敗。

  有些創業者熱衷申請專利、小發明等,希望能出奇制勝。新產品、新行業畢竟市場風險大,想要成功很難。服務業不僅市場成熟,而且門檻也不高,適合剛畢業的大學生創業。

  

  困惑2

  資金從哪兒來?

  是否要先辦營業登記?

  

  【案例】來自高雄的李同學是台灣藝術學院2007畢業生,開琴行是他的創業夢想,但資金從何而來成了他實現夢想的最大阻礙。

  因為開琴行投資成本較大,既要買樂器,還要租較大場地,單憑他大學幾年來校外做家教存下來的幾十萬塊,遠遠不夠。為了能找個租金相對便宜的地點,他不得不往較不熱鬧的區位找。今年5月,李同學一手創辦的綠光琴行正式開業,但捉襟見肘的流動資金又讓他大傷腦筋。

    開店半年後,聽說政府有低利貸款方案,急需資金的他跑銀行、找老師,多次奔走詢問,但一直沒有申請下來,加上來客數一直未見理想,他已經在思考換地點以及原地點做宣傳,但這些也都要用到資金。

 

  【調查】從100名已創業的畢業生來看,有56.5%的大學生認為資金不足是他們創業的主要障礙。而他們的創業資金主要來自三個管道:父母支持、朋友合資、政策扶持。父母支援雖然最為直接、簡捷,但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能力。這60名大學生中,資金完全來自家長的不到10%

 

  【解讀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。該用錢的時候還是要用,但是做服務業,選擇店面很重要,如果一味顧及租金,到人流少、離目標客戶遠的地方開業,就可能陷入生意越來越不好的困境。其實只要中華民國國民年滿20歲,皆可申請青年創業貸款(免擔保品100萬、擔保品300)、以及接受青輔會的創業顧問輔導。

 

  困惑3

  經驗怎麼培養?

  目光下移從小處做起

 

  【案例】露營天下戶外拓展公司總經理孫建東是位成功的創業者。他的公司與很多建案社區建立長期合作關係,在上方山建立了華東地區首個戶外拓展基地。現在,他的辦公地點就在上方山,連辦公房租都省了。

  據瞭解,孫建東在校期間就是一個活躍分子,他擔任蘇州科技學院大學生社團聯合會主席,多次和各種部門聯合舉辦活動。有一次農林大世界舉辦拓展活動請他幫忙,孫建東便帶了十幾名同學一同參與,這次300多人參加的拓展活動給他留下深刻印象,由此他萌生了創辦拓展公司的想法。孫建東的創業歷程在很多人看來是順利的,而在採訪中談起自己的創業經驗,他認為最關鍵的是從最基本的做起,一步一個腳印。而據瞭解,他公司的商標就是一串腳印。

 

  【調查】在校學生調查顯示,阻礙大學生創業的主要障礙包括資金不夠、經驗不夠、沒有合適項目、無創業團隊等,其中經驗不夠僅次於資金不足,51%的學生存在這樣的想法。

 

  【解讀】社會經驗不足,不僅是大學生找工作的致命傷,也是創業很難跨越的一條坎。而實現從學生到創業者的完美過渡,除了積累經驗之外,放下身段,從低處、小事做起也很重要。

  參與校園活動並從中獲得歷煉,是積累社會經驗的方式。校園文化活動的多樣性為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舞臺,創業能力注重主動性和能動性,而參加校園文化活動可經歷從策劃到實施的全過程。

  大學生經過創業訓練營的學習後,除了少部分大學生馬上創業外,很多人都選擇了緩衝,有的是到自己今後想創業的行業去打工,進一步瞭解市場;有的找個老闆,見習幾個月。這樣的緩衝就是為了積累經驗。大學生去做操作工、營業員,自然不甘心,但若能抱著創業的夢想去做,心態就完全不一樣。大學生有著豐富知識,在英語、電腦方面都有著相當能力,後勁很足。 只要勤奮努力、踏踏實實,當各方面積累到一定程度後,就可以出去闖一闖,實現創業夢想,這也是一種厚積薄發。

 

 

 


 

 

※後記:跨入後pc時代,由於網路行情的透明,資訊產品的利潤已經全數來自服務,如何做到點線面的全面服務成了資訊服務業的唯一生存指標。  

    智邦電腦醫院管理部同仁在撰寫蒐集這些文章時,一方面是宣傳今年度開始的創業加盟構想,其次是因為,不管是現實上以及網路上,有關資訊服務業的創業經營資訊非常的少,我們感恩於之前一些業界前輩的指點,給予我們展店初期非常多的建議及幫助,故將一些創業經營經驗在此分享,希望提供給大家一些參考及交流,也將這份情繼續傳下去,。

    期間非常感謝旗山的資深前輩李大哥來店指教,以及近期加盟商新營聯明王大哥的加入,同時也恭喜新開幕的高雄三民分院陳怡榮大哥,和即將開業的小葉!若您也認同這樣的理念,請您在此部落格給予"愛的鼓勵"及留言回應,並不吝支持指教,好讓智邦電腦醫院更進步,讓我們團隊的服務以及能繼續前進,也讓更多同業得到幫助,非常感恩。

 

 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免費的『壹電視網樂通機上盒』有更簡單快速的申請方式~數量有限~請速按以下秘訣申請  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lee590818/post/1322577143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智邦電腦醫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